4個促進孩子溝通的遊戲玩法

2023-03-02

你知道當「遊戲破壞王」可以促進孩子跟我們溝通嗎
今天就要來介紹4個透過特意安排的情境,由我們在遊戲中搗蛋來促進孩子溝通的玩法


1.給空空的玩具


-我們可以故意違反例行活動程序,以誘發孩子主動溝通

-善用有多樣零件的玩具,把零件先收起來,呈現缺件的玩具給孩子(如:少了眼睛的蛋頭先生玩具、沒有球的滾球軌道組)


-舉例:
先把幾何形狀積木盒裡面的積木清空,拿一個空的積木盒給孩子,並說:「我們來玩積木吧!」孩子可能會因為看到裡頭是空的而很困惑地看著你,這是我們就立即說:「哦!空空的,你要不要藍色積木?」

溝通意圖.jpg


2.假裝玩具壞掉了


-我們可以故意表演「玩具壞掉了」(如:門卡住了、罐子打不開、箱子太重了)


-或是我們可表現出需要幫忙的樣子


-舉例:
在玩玩具房子時,我們可以假裝門卡住了、打不開,發出用力的聲音「呃⋯」「噫⋯」,表情生動,加上這些特別的聲效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,接著可以給予豐富的語言示範(如:「卡住了!」「壞掉了!「打不開!」「___幫忙!」(填入孩子姓名)),讓孩子習得如何在相同的情境中使用語言表達

口語發展.jpg


3.給錯玩具


-當孩子跟你要求特定的食物或玩具,這時我們可以故意拿「錯的」給他


-舉例:
辦家家酒時,當孩子看著/手指指向香蕉,我們知道他想要拿香蕉,這時可以故意給錯的玩具,拿給他蘋果,並說「香蕉給你」,誘發孩子表達、糾錯

語言治療技巧.jpg


4.故意犯錯


-我們可以故意犯一些明顯的錯誤,讓孩子當老師,糾正我們(如:發出錯誤的擬聲詞、把蛋頭先生的鼻子裝到他的耳朵位置)


-看到大人犯一些小錯誤,孩子往往都會覺得很有趣,這樣可以讓氣氛更和樂,也能讓我們跟孩子更親近,增加孩子溝通意圖


-舉例:
我們可以拿出小豬玩偶,並說:「小豬怎麼叫⋯哞~哞~」,等待孩子發現奇怪之處,並指出錯誤

語言發展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