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孩子說話大舌頭…」、「幼稚園老師說他的發音不標準…」、「親友說我孩子講話口齒不清,常常都聽不懂他在表達什麼…」
2023-05-23許多家長來到治療所的主訴都是「孩子說話不清楚」、「有些音發不出來」或是「小朋友不會發捲舌音」,這些都是常見的構音異常狀況,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「構音障礙」吧!
(一)構音/音韻異常的類型有哪些?
構音器官在構音過程中發生錯誤或困難,導致產出的語音不正確時,我們稱之為「構音/音韻異常」,主要可分為八種錯誤類型:
-不送氣化:以ㄅㄉㄍㄐㄓㄗ各別取代ㄆㄊㄎㄑㄔㄘ,如:將「葡萄」說成「ㄅㄨˊ ㄉㄠˊ」
-塞音化:以ㄉㄊ取代ㄓㄔㄕㄗㄘㄙ,如:將「早餐」說成「ㄉㄠˇ ㄊㄢ」
-舌尖化:以ㄉㄊ取代ㄍㄎㄓㄔㄕㄗㄘㄙ,如:將「狗狗」說成「ㄉㄡˇㄉㄡˇ」
-舌根化:以ㄍㄎ取代ㄉㄊㄓㄔㄕㄗㄘㄙㄐㄑ,如:將「青菜」說成「ㄎㄧㄥ ㄎㄞˋ」
-擦音化:以ㄒㄙㄕ取代ㄐㄗㄓ或ㄑㄔㄘ,如:將「草莓」說成「ㄙㄠˇ ㄇㄟˊ」
-塞擦音化:以ㄐㄗㄓ或ㄑㄔㄘ取代ㄒㄙㄕ,如:將「老師」說成「ㄌㄠˇ ㄓ」
-扭曲音:所發的音不標準,但與標準語音仍有某程度相似
-省略音:語音的部分結構被省略,如:將「香蕉」說成「ㄧㄤ ㄧㄠ」
(二)為什麼孩子會有構音/音韻異常呢?
-構音器官的原因:唇、舌、顎、咽、牙齒等構音器官的缺陷,或動作協調不佳,都可能造成構音異常。
-聽覺障礙:孩子聽力有損傷,在接收語音和辨別語音的過程中會發生困難,形成構音錯誤;孩子可能會出現省略音、替代音、扭曲音及贅加音等,若有聽力問題,需盡快處理造成
-智能因素:嬰兒期至學齡前為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,亦是發展構音能力之關鍵期,若智能不足,學習能力缺乏,亦會影響構音能力。
-聽覺接收能力:這是指兒童具有正常聽力;但對於語音的接收及區辨能力較弱,無法分辨自己所說出的語音是否正確,而使用其他語音取代正確音。
-口腔動作協調度:形成語音的過程中,需要唇、齒、舌、顎、咽等構音器官做出正確且協調的動作,若口腔器官動作協調不佳便會影響構音的準確度。
-環境因素:孩子經常接觸的人,包含父母、親友、鄰居、同儕等,若有構音不清晰者,可能使他學到錯誤的語音;抑或是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教養方式為過份保護、寵溺型,只要他隨便發出聲音或做個手勢就可達到目的,便會減少許多學習說話的機會,影響語言和語音的發展。
(三)何時需接受構音/音韻治療
一般孩子的構音發展,在四歲以前,由於尚未發展完成,多為發展性的構音問題;但是,若在四歲以後仍有口齒不清的情形,建議家長可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,最好在六歲前(學齡前)進行構的矯正與治療,才不會影響到未來入學後的課業學習與人際關係,孩子也可能會較沒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