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進兒童語言發展與拉回專注力的小妙招(一)

2024-03-08


有些時候不難發現有韻律、節奏的唸謠或兒歌比較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

當孩子注意力比較不集中時,我常常會透過唱歌或是唸謠再次抓住他的注意力

讓孩子自己從遠處跑回來我身邊~更喜歡跟我待在一起

有些孩子可能會在聽到你唱歌後,露出嫌惡的表情然後把耳朵摀起來

在這裡跟家長說明一下,這並不是因為你唱歌不好聽

很可能是孩子本身有聽覺敏感的問題(auditory sensitivity),所以他在聽到其他的噪音或是較大聲響時,也會有同樣負面的反應

但就算是這樣,我們也還是可以繼續唱歌給他聽;只是可能需要改變音調、調整音調高低和音量大小,建議可以以輕柔的嗓音唱出來~

然後每首歌不一定要唱到完,可以縮短成半首歌的長度,這樣孩子的接受度通常都可以提高喔

如果孩子一開始看起來沒有很喜歡聽你唱歌,或是聽到你在唱歌依舊在遠方玩他自己的遊戲,千萬不要就此放棄喔!

很多時候都是要在我唱同一首歌唱了好幾次之後,小朋友才會被吸引過來,然後表情很期待我再唱下一次

重複數次就能建立熟悉感,一旦孩子熟悉這首歌或手指謠,他就比較有可能嘗試跟著唱或是做出手指謠的動作

今天就介紹幾個好玩的手指謠跟兒歌,讓孩子在音樂節律中模仿你的動作跟聲音

促進還沒學會模仿的兒童發展動作跟聲音的模仿能力

雖然今天介紹的都是英文兒歌/手指謠(在YouTube都可以找得到)

但我在課堂上試過很多次

當孩子開始會模仿我唱的音或我的動作,中文詞彙的仿說能力或是眼神接觸等社交互動能力也會跟著提升喔!


如果家長不會唱英文兒歌,可以自己先看過兒歌的YouTube影片,跟著節奏練習手部或肢體動作

熟練之後可以用手機放音樂,但把螢幕朝下蓋著或藏在口袋(重點是不要給孩子看到手機螢幕,讓他的眼神專注在你身上)

孩子模仿你的動作會比盯著手機仿動作還有成效,也可以練習到專注力跟眼神接觸的能力

兒童語言遲緩.jpg